2019-11-13 13:43 来源:黔南日报
“打赢脱贫攻坚,产业发展是关键!”在推进脱贫攻坚的进程中,三都县委政府因地制宜,根据食用菌市场前景良好、收益见效快等优势,积极引进食用菌种植产业,并借助东西部协作的帮扶资源,不断做大做强食用菌种植产业,开辟了一条“短、平、快”的脱贫攻坚致富门路,为千万水乡群众撑开了“致富伞”,香菇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。
扶贫车间堆满菌棒
招商引资 项目落地发展
贵州永兴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招商引资,落户三都县周覃镇发展香菇种植产业,通过财政资金的投入,公司与贫困户签订利益联结协议,每年固定分红,带动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。2018年12月,该公司荣获贵州省扶贫开发办“省级扶贫龙头企业”称号。
刚冒出朵儿的香菇
目前,周覃镇香菇种植基地占地面积60亩,现有外遮阳香菇大棚46栋,可周年栽培香菇80万袋。2017年实现产值276万元,2018年实现产值664.3万元。
海香菇打包车间里一片繁忙
近日,记者乘着金秋的暖阳,走进三都县周覃镇香菇种植基地看到,几十个黑色大棚鳞次栉比,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,笔直干净的水泥路穿插其间,整洁而又壮观。随手掀开一个食用菌大棚的门帘,淡淡的菌香便扑鼻而来,一个个整齐排列的菌棒上,朵朵香菇如小伞般尽情地舒展着身姿。大棚深处时不时传来阵阵爽朗的笑声,走进一看,有几个妇女正在香菇棚里忙碌采摘香菇。
香菇管护
“来这里上班高兴呀,我家就在这里附近,带小孩也方便,在这里干活一天一百多元,收入真的很好。”覃小翠一边采摘香菇一边跟记者说。在这家门口的务工就业,让她笑得合不拢嘴。
群众在自家香菇棚里忙碌
与覃小翠一样高兴的还有当地贫困群众杨桂香,身患残疾的她腿脚不便,一直在家缝缝补补,相夫教子,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也能找到工作。
“我很感谢政府、感谢公司给我这个机会,让我有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,很感谢不嫌弃我们残疾人,我很开心,我会好好干下去,争取早日脱贫。”杨桂香在基地里一边忙碌一边跟记者说,喜悦之情溢于言表。
群众采摘香菇
除了就近务工收入,当地贫困群众还可以得到固定“分红”,实现双份收益,脱贫致富指日可待。
这里,原先只是一片普通的农田,曾上演着当地群众祖祖辈辈犁耙耕种的艰苦农耕生活,而现在,香菇产业的落地发展,已彻底改变了当地群众的生活。
长势喜人的海鲜菇
“搭桥修路” 助力产品出山
在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同时,三都县还借助东西部协作“东风”,巧搭供、产、销“桥梁”,助力以九阡镇海鲜菇等为代表的三都农特产品出山销售,助推脱贫攻坚。
日前,笔者走进三都县九阡镇海鲜菇培育基地,一股菇香味扑鼻而来。出菇房里,分层排列的架子上放满了密密麻麻的白色海鲜菇,长势十分喜人;包装车间里,工人们正忙碌地对刚采摘下来的海鲜菇进行称重、真空包装,再由货车发往全国各地。
据悉,九阡镇海鲜菇培育基地采取“公司+基地+贫困户”的发展模式,通过财政资金的投入,贫困户与公司签订利益联结协议,每年得到固定分红,使1608户7400人受益,并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。
移民户韩德永家有两个年幼的小孩,搬迁后,就来到离家较近的海鲜菇基地务工,不仅增加了收入,又照顾了家庭,这让她很是开心。
“来这里上班很好,多了一份收入,也能照顾家庭、孩子,不然宝宝也成了留守儿童。”韩德永高兴地说。
一年多的市场培育,东西部共同“携手”,在广州、深圳设置分销中心,巧搭供、产、销“桥梁”,助力“阡菇出山”。
“进入市场后,产品质量得到广州、深圳的极致好评,销售一直很好,现在还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。”贵州高原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申泽学高兴地说。
据了解,目前海鲜菇的销量很好,每月出省240吨左右,每吨1万元,一个月的销售额可达240万元;其中光发往广州、深圳的每月可达140吨左右。预计年产海鲜菇1150万袋,4600吨,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600万元。
下一步,公司还将利用广州帮扶资金137.7万元的入注支持,构建九阡镇扬拱村泡沫箱项目、有机肥生产项目等配套设施建设,不断优化生产,继续用好东西部协作帮扶资源,促进“阡菇出山”,为三都的脱贫攻坚再添新动力。
资金注入 实现更大帮扶
“授人以鱼,不如授人以渔!”东西部扶贫协作,给三都带来更多的资金帮扶,这些帮扶资金部分以入股分红的形式注入当地企业,不断壮大脱贫攻坚产业发展规模,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帮扶作用,实现群众长远发展。
“今年利用广州帮扶资金200万元,帮助我们建设了这育菌大棚,我们就可以生产更多的菌包,带动更多的贫困户。”公司负责人陈金棒对记者说。
基地里,标注着“扶贫车间”的大棚一个个沿着水泥道路整齐排列,每一个大棚里,都有群众忙碌的身影,她们或装袋,或接种,或封口……一片繁忙的景象。“扶贫车间”的建立,给群众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年终固定分红,同时,更多菌棒的生产,也带动部分群众实现自主创业,发家致富。
离基地几公里外的周覃镇新联村,当地贫困群众覃润武正在自家的香菇棚里忙碌着,看着朵朵鲜艳的香菇争相绽放,他满脸笑意。
两年前,家中年过90岁的老母亲瘫痪在床,需要人随身照顾,在外务工的覃润武不得不回到家中,“顶梁柱”的他失业了,家中生活更是举步维艰,香菇产业的发展让覃润武一家重获生活“新希望”。
“跟公司买这个菌棒,公司免费提供技术指导,同时培育出来的香菇他们负责收。这个收益很快,种着也放心。”覃润武说。
第一批6000菌棒就让覃润武净赚了两万多元,尝到“甜头”的他,买进第二批菌棒便增加到了30000棒,他坚信,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,一定能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。
据了解,目前通过“扶贫车间”生产提供的菌包,已覆盖带动了中和镇、都江镇、大河镇等地的贫困群众,共带动了十几个合作社共同发展。